《中国教育报》2005年5月18日第9版 (精选)
……
“三元育人”模式的成果,还体现在学生政治上要求进步方面。在校学生中,已有5000多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占了在校学生的40%。
二、文化兴校谱和谐
城市学院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他独特的大学文化。七年来,江西城市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发扬敢于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待同学为朋友的人文关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立体教育,营造文化气息浓郁的育人环境。城市学院的文化兴校,包涵了“人文院校、学术院校、艺术院校、园林院校”四个层面。
人文院校指通过学校办学思想、教育内容、环境制度、行为活动的人文化,营造一个温馨的人文之家,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知识的增添、人文能力的提高、人文素质和品味的提高。
艺术院校指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来反映校园生活,表达师生的思想感情,达到培养审美意识、尊重独创性、展示个人魅力、培植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的目的。
学术院校指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具求实务真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精神,掌握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拥有广博而系统的科技专业知识。
园林院校指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创造一个整洁、清静、幽雅的育才环境,以调整人的心理,净化人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全的生态人格,增强“天人合一”、“生态平衡”观念和“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黄玉林说:“城市学院的文化兴校,说到底就是五个字:追求真善美。人文求善,学术求真,艺术和园林求美。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办学特色和价值观念的集中概括。城市学院把‘塑形’与‘塑魂’并重,‘做大做强’与‘强本固基’同步,‘质量立校’与‘文化兴校’结合,坚持弘扬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不断改善学院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加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配套建设,已打造出一种和谐发展的格局。”
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城市学院的管理,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他们建立了“待同学为朋友”的师生关系,给予每一位学生以切实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1998年办学伊始,学校就减免了来自长江洪涝灾区500名学生的30万元学费。2000年,学校又做出决定,对中国西部10省区的新生,每人每年减免学费300元直至毕业。江西赣南老区于都县的丁强同学考上了公办大学,因家庭贫困无钱上学,黄玉林就以学费全免的关爱把他招进学院就读。为使江西城市学院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补充知识营养以“强身健体”,学院公开承诺,凡是城市学院毕业的学生,离校一年后,可在任何时候返校免费插班学习,给自己“充电”。
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江西城市职业学院不断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校园、公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既注意借助地形地貌保护生态环境,又精心规划设计,形成功能配套的育人基地;既具有恢宏气势,体现了大学的崇高,又赋予了人文底蕴,发挥“教化效应”。校园内,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鱼池假山、亭台楼阁,相得益彰。而山谷间的大型体育场、山坡上的师生宿舍、平地间的教学大楼,无不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气氛。
再次是学术氛围的和谐。2004年6月,江西城市学院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大学文科发展研讨会,全国六十多所大学的著名学者和领导参加了会议。接着,城市学院成立了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经济管理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工程力学应用研究所、民办高校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机电一体化应用研究所、应用文科研究所等六个科研机构,并为这些机构确定了科研课题,落实了科研经费,各项科研活动正有序地进行着。学院还创办了学术刊物《新亚学刊》,每季度出版一期。又与出版部门联系,出版学术论著。作为一所民办大学,不仅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已跨出了可喜的一大步。黄玉林以他的远见卓识,又走在了民办高校前列。
三、人才强校固基石
人才是强校之本,是学校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城市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280人,其中博士6人,正、副教授567人。尽管拥有这么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黄玉林并不满足,他以一种求贤若渴之心,效“三顾茅庐”之法,多方引进一批拔尖、领军的高端人才。一类是全职聘用的名师、名家,如著名音乐家盛凤麟教授任学院副院长,著名计算机专家衷仁保教授任计算机学院院长兼计算机研究所所长、工程力学专家余学进教授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兼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陶立新教授任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以及电子学专家王继承、核物理专家罗文亭研究员、计算机专家涂荣生教授等。一类是经验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的专家,如江西省著名教育管理专家李佛铨任学院党委书记、陈明德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光焰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师范教育专家蔡宪法任人文系主任等等。这些著名高级专家的加盟,迅速提升了城市学院的教学、管理和学术水平,不仅是学生崇敬效学的楷模,也为城市学院独特的校园文化增厚了底蕴。城市学院还柔性引进一批使用其“冠名权”的“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如著名的旅美男中音歌唱家龚冬健,旅美艺术大师遥远,著名经济学家汪玉奇、李建德、陈东有,文化教育专家王东林,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著名专家程郁缀、蔡曙山、郝立新、周作宇等许多教授,都是城市学院的“常客”,成为城市学院发展的“外脑”和高级智囊。
城市学院之所以拥有这么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和黄玉林博大的胸怀、正确的用人之道是分不开的。为了聘请一个富有教学经验的全国知名专家来校任教,他四次上门,做通了教师的思想工作,又说服教师的家属给予支持。为了聘请一位教育管理专家来校任副院长,他不但“三顾茅庐”亲自上门,还动员这位专家的朋友上门做工作。
培养自己的高素质年轻人才,黄玉林更是从不懈怠。他从本校的毕业生中,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留校工作。这些人才,经过实践,已脱颖而出,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有经验的学院管理者,有的锻炼成优秀的教师,成了城市学院教学的中坚力量。黄玉林还有目的地选用10个优秀学生做院长助理,让学生尽早参与实践,以作备用。
用才在于重才。黄玉林竭力为教师提供发展才能的平台,有某项特长的,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其特长;有科研课题的,尽力解决科研经费。对教师的生活,黄玉林更是关怀备至,他常提着生日礼物,参加青年教师的生日庆贺。前不久,学院一位老教授遇车祸,黄玉林立即指示全力救治,并数次去医院看望,这位教授深受感动,在病床上就为学院的教育和发展建言献策,写出学院教改方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前进的道路上,江西城市学院得到了无数的鲜花与掌声,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坎坷与荆棘,对于这一点,黄玉林非常得清醒。如今,江西城市学院抓住学院更名这一契机,响亮地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他们正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奋斗精神,在自己的领域披荆斩棘,大胆探索,一路豪歌向天涯!
相关链接:关于“三元育人模式”
“三元育人模式”产生于上世纪末江西城市职业学院(原江西新亚学院),它是一种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全新育人模式———健全的人格+复合专业+现代技能。这一模式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它一经推出,即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得到社会普遍关注,被人们称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普通高校传统的单专业育人模式发起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变革,同时是对“只重专业、技术,忽视或淡化人格培养”教育的一种大跨步的超越。
这一模式的基本含义是:
——健全人格,指人才的素养优秀,包括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追求卓越人生思想信念,有敢干创新的精神,有顾全大局、善于协作的团队观念,有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有乐于奉献、追求卓越的优良品格和行为,也有能承受竞争压力、失败的心理品质。
——复合专业,指人才的知识结构合理,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深厚的双专业知识,还有较广博的科技与人文知识。
——现代技能,指人才除具备掌握和动用专业技术能力外,还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和运用电脑收集、整理、贮存、运用、创造信息的技能。
人格、专业、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大学生好比是一只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鲲鹏。健全人格是大鹏明亮的眼睛,复合专业是大鹏站立的双脚,现代技能是大鹏腾飞的翅膀;鲲鹏要想展翅九万里,实现远大理想和抱负,眼睛、双脚、翅膀三者就必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