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 > 媒体应科 > 正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作者:黄玉林 | 发布日期:2006-05-24 | 来源:本站原创 | 浏览次数:

2005年元月25日—2月7日,由教育部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组织的职业教育考察团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二国进行了考察访问,考察团主要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综合处领导及天津、江西、湖北和河南的教育行政官员和部分高职院校的负责人组成,访问考察了澳大利亚的布里斯本、悉尼、墨尔本和新西兰的惠灵顿及奥克兰五大城市的部分学校。虽然行程较仓促,考察也较表象,而且安排上也存在针对性不够等问题。但由于全团同志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和态度,还是从各类访问对象的交流和间接查阅的许多资料中捕捉和了解到澳洲二个国家(主要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不少情况,并就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积极意见,现整理报告如下。

一、主要收获

澳大利亚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法律规定公民必须接受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达到50%以上,全国仅有的42所大学中(在校生69.5万人),有6所被权威机构排在世界大学排行榜的前50名内(占10%强)。全国1900余万人口中,正在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超过170万人,占人口数的9%。职业教育的管理及办学质量与德国水平相当,走在世界前列。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和福利型社会澳大利亚人感慨地说:“我们的祖先大部分是囚犯,我们建国不到200年能有今天的成就,最主要的就是依靠教育”。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有着突出而鲜明的特点。

(一)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系统

澳大利亚现有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机构计250所,共设有1300多个教学网点,遍布城乡。共设置了1—4级的技术等级证书和文凭证书、高级文凭证书的六级证书体系,职业教育向下延伸到了基础教育的高中阶段(50%的高中学生接受了职业培训),向上不少大学特设了职业教育部。研究生,其中重要的学员群还是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的成人学员,如悉尼的南岸学院,在校生3.1万人,平均年龄为28岁,成人化水平由此可见一斑。在澳大利亚,技术与职业教育学院是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合二为一的一个教育载体。

(二)架构了立体互通的教育立交桥。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立交桥的枢纽。学生在高中所学的职业教育所获学分和1—2级技术证书,职业技术学院可予认可,在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各级别技术证书和取得的文凭及高等文凭证书也可为大学本科所认可,可作为在大学学习的部分学分。大学毕业生进入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可免修一些课程,研究生进入职业学院学习,只要学习6个月就可获得相应证书。这种上通下达、相互承认成绩、计算学分的立交桥教育体系,极大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为求学者提供了方便,更为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和提供终身教育服务创造了条件。

(三)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和课程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设的,主要着眼于所在州域城市,同时也设置了州际课程和国家课程,并不断调整。完全与社会需要发展同步。每个专业具有课程多、每门课时少、必修和选修并存的特点。注重实践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约为1:1。职业学院内均建立了实践基地,其技术的先进性完全与现实的企业生产水平同步,还有一部分课程直接到企业去完成。

(四)强调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用师准则。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对师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受过教育专业和相关专业培训,同时必须有5年以上职业工作经历。因此职业学院严把教师入门关,着重从优秀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教师,并要求他们参加行业协会。同时,大量使用兼职教师,如悉尼职业技术学院900多个专业,在校生5.1万人,4500余名教职工中有2500余名是兼职教师。学院大量使用兼职教师,收集科技信息、采用科技成果、使受教育者掌握最新技术手段是他们的用师准则。因此澳洲职业学院的学生所学专业从教材到师资都保证了是和第一线的职业要求和技术水平同步,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五)政府拨款给予了职业技术学院充裕的经费保障。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上是公立的,国家将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列为重点投资计划,直接拨款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如悉尼理工学院每年约2.5亿澳元预算,其中2.17亿元来自政府拨款,其余经费也是通过企业(行业)资助、学院从事商务活动创收来解决,5.1万名在校生所交学费只占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且下岗失业人员参加技术培训学习是免费的。私立技术培训与职业教育学院也依据中标所承担的政府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项目及学员数量享受国家和州政府拨款。因此,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学院经费是比较充裕的。

(六)开放的门槛,灵活的方式保证了各类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在澳大利亚进入技术职业学院学习,基本上不设门槛,只要有求学要求,即可随时报名入学。在学习方式上,既可全职学习,也可兼职学习;既可在校学习,也可远程教育学习;既可是学历教育,也可以是专项培训(可累计学分)。学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安排学习。这就有效地确保了全社会人员参与培训学习的可能性,澳大利亚在职人员每年80%以上参与技术培训学习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学习——工作、工作——学习”交融互动的学习型社会由此形成。从而有效地确保了各行各业员工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和能力。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

澳大利亚的技术职业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内容十分丰富,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然而由于时间短,深入解剖不够,以上所见粗漏浅显之处难免,但确是我们此行考察学习的主要收获。

二、体会和建议

考察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全面准确地认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科学甄辩我国与澳大利亚两国不同的国情,是有效借鉴学习外国经验的基本前提。“他山之石”才能攻玉。

比较澳大利亚,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现状可从这几方面来认识:

(一)民办职业教育将历史地承担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力军的责任。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虽然我国经济实现了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政府财力也只能相对集中的支持办好公立一流大学,国家要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现在的19%逐年提升,要加快提高本科教育的增量,逐步达到与高职教育1:1的合理要求,其出路无疑在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因此,可以说,在中国高职教育就是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即是高职教育。

(二)职业技术教育经费来源单一、财力薄弱。我国高职教育公立学校大多是从原中专建制的学校升格而来,政府财力支持十分有限,而民办高职也基本上是以学养学、以贷养学,维持着一种低标准的“良性循环”。不是发展受财力拮据的制约,就是难撑高额贷款风险压力,从而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普遍表现为实验实训设施的短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

(三)缺乏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分属劳动部门管理的非学历教育的技术培训系统和由教育部门管理的以学历教育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系统,学历教育系统的职业教育,已经制定了统一专业学习能力测试标准并颁发相应证书的专业寥寥无几,基本上是用学历代替技能职级,院校之间,大学与高职之间互相承认成绩转换累计学分的机制也尚未建立。在学制,学分证书体系上,既不能贯通,更没有立交桥。这种相互割裂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体制将严重影响这一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职业技术的能力目标不明,尚未建立起以终身学习为特征的继续教育体系。多数学校还是以学历层次为主要价值取向,也基本沿续着原公立学校大专或自考的教学要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特别是直接满足高职人才大量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学难于致用的矛盾还是相当严重。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尚未能担当起继续教育主力军的角色。学生几乎清一色是20岁上下的青年。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技术学习培训在这一块几乎是空白。

综上所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的今天,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强化终身教育服务的今天,在职业人才短缺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的今天,如何根据我国国情,促进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要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不成熟悉的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确立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在战略规划和年度工作安排中,明确把高等教育扩容增量的重点放到民办高校来。确立高职(含普通实用型本科)教育就是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就是高职教育的发展理念。

2、逐步建立左右贯通,上下衔接的职教学习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工程,但必须抓紧规划实施。要逐步把职高、中专和“专升本”教育及劳动部门所属的技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结合起来,建立起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同时,严格持证上岗制度,促进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

3、逐步取消高职教育的计划管理。近年先实行最低录取分数线之上的注册式招生。随着多层次职教体系的建立,最终实行无门槛注册入学,累积学分颁发证书和文凭。

4、建立优质优价的收费机制,近期可实行上限标准下的备案制。以后逐步放开,直至一校一费。同时进一步拓宽投资捐助渠道,严格管理民办学校的资金流向。杜绝正在抬头的对私立学校征税收费的做法,建立和培育民办学校做大做强的良性机制。

编 辑:新闻中心04

审核:新闻中心04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