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江西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江西省人社厅《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制定并实施《太阳成集团tyc9728“人才强校”引领工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与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服务发展、分类施策、机制创新为主线,实施“德才”、“育才”、“聚才”、“用才”等工程,提升管理人才水平、加强终身学习,构建具有太阳成集团tyc9728特色的人才强校引领体系,为太阳成集团tyc9728“有影响、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党管人才原则。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完善党委领导下的人才工作机制,把人事人才工作作为“党建工程、基础工程、全员工程”。
(二)服务发展原则。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才工作的使命和价值所在。要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需要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造就各级各类人才。
(三)分类施策原则。学校发展人才需求总量很大,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人才匮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重点学科、专业领域不同特点,紧紧抓住人才工作短板,精准实施重点人才计划和重大人才行动,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四)机制创新原则。人才的竞争,关键的是体制机制的竞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和体制机制,继续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重点突破人才开发、培养和使用等方面的制度瓶颈,才能使人才环境具有集聚效应、人才机制具有活力效应、人才政策具有创新效应。
三、建设目标
以“有影响、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建设为牵引,打造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集聚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师资,建设具有太阳成集团tyc9728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产出一批有重大贡献的科研创新成果,构建富有活力的大学治理体系。至2025 年,形成高层次人才数量翻番、青年骨干队伍合理、技能型人才基础夯实、管理人才能力大幅提升、终身学习氛围浓郁的人才队伍,建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队伍,为太阳成集团tyc9728实现“有影响、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基础。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德才”工程,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以师德师风为核心,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将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要求融入教师日常工作生活全过程,在教师招聘引进、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职称晋升、评优评奖中坚持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创新实践路径、严格监督落实等,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坚持教育与规范并重、激励与约束并举,深入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
(二)实施“育才”工程,启动“师资队伍优化提升行动计划”。
1.助推教师提升计划。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稳定教师队伍。一是实施“1513”优秀人才培育计划,培养10名以上在本校成长的教授、50名左右副教授、10名左右在省内同专业领域具有先进水平和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30名左右在同类院校同专业领域具有先进水平和较大影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二是打造教师能力提升“双百”工程。每年选派100名左右的教师参加课程转型进修等短期或境内外高校访学等;每年选派100名左右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实现“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40%。
2.试行“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机制。制定获行业认可且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完善专任教师向“双师双能型”教师转型系列政策,在教师准入标准、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等方面予以倾斜。
3.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深化实施职称评聘改革,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体系,分类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标准。优化岗位聘用,实现岗位设置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激发人力资源活力;推进落实优秀人才年薪制,完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
4.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新入职教师培训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学业绩考核办法,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将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抓好“优秀教师建设工程”和“优秀教师授课工程”。
5.实施干部综合素质轮训计划。定期组织干部培训,周期内争取每年培训 2 期,逐步建立起常态化终身教育培训体系。
6.实施职工岗位培训计划。探索实施培训学分管理,依托岗前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专项培训,按照不同的岗位、区分不同的教龄等因素,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阶段职工的特点,订做《学习手册》并制定符合个人发展的培训计划,每年实施1-2 次岗位培训,帮助职工设计良好的生涯发展前景和多样化的生涯发展路径。
7.实施名师引领计划。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示范和引领作用。建立名师“培育—选拔—示范—应用”工作新机制,周期内培育校级教学名师50名,建设层次不同的“名师工作室”10个左右。依托教学名师队伍,通过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制度和青年教师导师制等,创新“老带新”模式,做好“传帮带”,引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教师的职业发展,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每年表彰一批优秀师徒结对案例和名师工作室团队。
8.实施专任教师产教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深入推广产教融合的理念,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注重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周期内培训率达到 100%,相关学科专任教师均应具有一定的产教融合经历,提高服务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9.建立教学团队合作机制。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群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对受益面大的基础课程,以团队建设为示范,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程教学队伍整体水平;以专业课程群为单位,开展教学团队建设,采取重点引进、稳定骨干和全面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
(三)实施“聚才”工程,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
1.建立岗位设置磋商机制。逐步加快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历学术水平,以引进和深造相结合,增强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进一步健全辅导员工作队伍成长机制,推动实现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优化职员队伍的结构,多渠道加强职员培养培训。完善其它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设置,加强其他专技人员的培养。
2.构建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基于岗位设置、任务和考核,构建以基础年薪为主体,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并存的多元收入分配体系,建立吸引、稳定、激励人才的机制和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制度环境。对在引进、培养、使用和稳定高层次人才、优秀骨干教师方面业绩显著的教师,加大表彰和奖励力度。
3.实施博士工作站建设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各学科、各专业高水平人才引进与教师补充计划和落实措施,以优厚待遇引进高层次的教师来校任教,力争在每个教学院建立一个博士工作站,培养一批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能起到带头作用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4.实施归属文化提升机制。建立“人才之家”“职工之家”“职工小家”“党外知识分子之家”等,通过设计太阳成集团tyc9728欢迎你(入职)、太阳成集团tyc9728祝贺你(晋升)、太阳成集团tyc9728感谢你(退休)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教师节”前走访慰问、表彰,开展教师从教二十年、三十年表彰,创新设立管理服务太阳成集团tyc9728二十年、三十年表彰项目,进一步强化各类人才的归属感。
(四)实施“用才”工程,全面推进校企协同打造产业学院。
1.深化产教研协同建设体系。建立企业技术人员与高校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推动产业建设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技术难题在教师科研中得到解决,学生创新创优水平在企业实训基地中得到提高;由学校教师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联合组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
2.强化校企共同育人体系。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由企业与高校合作设立企业专班,高校完全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积极探索“按需配置,联合授课”的产业学院育人模式。
五、保障措施
1.将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作为学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筹协调,教师工作、组织、宣传、人事、教学、科研等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成立“太阳成集团tyc9728人才强校引领工程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人事人才工作校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成员涵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
2.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重抓好党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与吸纳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作用,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全面做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其教学科研工作推进方向与学校党委、行政精神一致,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3.深入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执行《太阳成集团tyc9728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实施办法》,引导教师注重教育教学实际,强调教师的第一身份,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4.继续推进职称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指挥棒作用,加强聘后管理,突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的导向,让“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成为常态,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主动性和积极性。
5.统筹安排人才队伍建设经费专款专用,支持人才强校引领工程总体方案的实施,同时引导树立用人成本意识,在经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统筹、优化经费资源的配置。
6.坚持目标引领及问题导向,充分发挥用人部门在人才评价、人才考核中的统筹协调作用。继续推进人事人才工作重心下移,明确院部和具体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切实做到人事人才工作可监测、可评估、可考核。
太阳成集团tyc9728
2021年10月13日